原本我就想寫這一篇,不過一直拖延。
今天聽了Bill的演講之後,讓我想起這件事。
在這裡上課,
通常有人需要幫忙時,
我都不會拒絕。
並不是我是一個好好先生。
其實是有原因的。
我剛來雪梨時,
那時候我還很新。
第一天念書念得一個頭兩個大。
中午下課時,
漢蓮主動跑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,
並且幫我清字。
我的第一個課是客觀性聽析。
當時我還沒有配好夥伴。
當我需要做溝通的演練時,
Niko也主動來幫我。
有一次我要出去外面,
以不同的情緒度和人溝通,並觀察他們的反應。
Sunny陪我去,
一陪就是2小時。
另外當我在上賀伯特專業戴尼提聽析員課程時,
Ellen也幫我做演練。
當時她在上四級聽析員課程。
我覺得我這麼一個小課勞駕四級聽析員來幫我做,
其實我心裡有點ㄔㄨㄚˋ!
當然我也有碰到找不到人做演練的時候。
而且一開始對於要找人做演練時多有猶豫。
因為我什麼都不會,
接受了很多幫助可是我沒有辦法幫回去。
不過當我越學越多,
我開始想通了。
我接收了幫助雖然我可能當下無法回報,
但我可以去幫其他人。
我記得有一次我幫瑞穗清字清了一整天。
她一直跟我不好意思,
問我該如何和我交換。
我告訴她:「沒關係,我現在幫妳,妳之後再幫別人就可以了。」
所以那時我做了一個決定:
如果有人需要幫忙,我一定去幫,
因為我也曾經接受很多幫助。
而且那些曾經幫過我的人,
只要有機會,我一定會幫他們。
「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。」
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。
每次看到有人找不到人幫忙時,
我都覺得不太舒服。
但我也不是什麼都幫,
因為我還是得顧及我的進度。
畢竟那也是對我自己的責任之一。
這世界是很大的,
你提供出去的,
總有一天會從另一個地方回來。
就像佛教所講的因果。